中国足球为何陷入困境?三位业内人士剖析乱象
足球,被誉为“第一运动”,深受国人心爱,振兴中国足球不仅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,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。然而,近年来,中国男足水平持续下滑,假赌黑丑闻频发,行业乱象层出不穷,与人民的期盼渐行渐远。2025年2月1日,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在越南惨败,提前两轮告别卡塔尔世界杯,再次让球迷的期望化为泡影。中国足球究竟怎么了?这个问题困扰着无数球迷多年。昨晚,电视专题片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》第四集《一体推进“三不腐”》中,揭露了足坛的黑幕。
2025年11月,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前主教练李铁被监察机关立案调查,足坛反腐大幕拉开。随后,中国足球协会多名高层和中层干部接受审查调查,包括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、中国足协原党委书记杜兆才,中国足协原主席陈戌源等。纪检监察机关与公安机关联合调查,涉案人员涵盖教练、球员、裁判、俱乐部高管、经纪人等。
李铁
“冲超奇迹”背后的真相
李铁曾在两支中甲球队成功冲入中超,这一成绩对其行业地位有着积极作用。然而,实际上,两次带队升入中超的背后都是大量假球。李铁退役后转向教练岗位,2025年8月加盟河北华夏幸福俱乐部,赛季最后九场比赛中,俱乐部提出希望他动用人脉收买对手。
李铁在节目中表示,自己虽然憎恨踢假球的人,但为了球队增加冲超几率,不得不采取这种方式。调查发现,一些财大气粗的俱乐部带动的“金元足球”氛围,是中国足坛风气恶化的重要催化剂。
陈戌源
当选足协主席前夜收贿
陈戌源在当选足协主席的前一晚,两名地方足协负责人各送上30万元“拜码头”,请托关照。陈戌源任职期间,收受多家俱乐部钱财累计达数千万元。
杜兆才
对乱象听之任之
杜兆才作为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、中国足协原党委书记,本应担负起中国足球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,但他不敢抓、不敢管,导致中国足球领域腐败问题严重,行业生态恶化。2025年,有线索反映中甲联赛一些比赛存在假球赌球嫌疑,杜兆才却偷换概念,用所谓“调研”来敷衍。
这些业内人士的剖析,揭示了我国足球行业存在的严重问题。面对乱象,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果断措施,加强监管,净化足球环境,还足球一片净土。